最近這一波的寒流,讓全台灣稍微有點高度的下起雪來,只是絕大多數在台灣的車友們都沒有什麼在雪地上開車的經驗,在常下雪的地方居住的朋友通常遇到下雪都盡量減少出門的機率,因為,雪地上駕駛的變數很多,風險也比較高。



DSC_5581
可是,難得台灣下起雪來,許多人一定都很想去見識一下。而我們應該怎麼樣的準備?又怎麼樣安全地在雪地上駕駛?
在這裡,我來分享一些多年來在加拿大居住時所學習到的一些雪地開車資訊,希望能幫助到一些想要去山上看看難得見到雪景的台灣車友們。

行前準備

  • 車輛檢查:檢查一下機油,水箱水,輪胎(後面會有比較詳細的說明),煞車。
  • 車輛燈具的檢查:車頭燈,車尾燈,煞車燈等等都非常重要!要確定這些燈具正常運作!
  • 保暖衣物:保暖很重要,千萬不要低估雪地,尤其台灣的濕氣很重,溼冷的氣候體感溫度會更低!最好車上多準備兩條毯子以防不時之需。
  • 手電筒等照明設備:這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
  • 乾糧跟溫水:低溫的狀況,身體熱能消耗會比較快,所以準備一些零嘴或者溫水比較理想。(針對想去山上賞雪的車友們)
  • 脫困道具:如果真的要衝上積雪很多的地方,那最好準備一把雪鏟,一包貓砂。萬一真的輪胎打滑卡在雪堆裡面,除了把輪胎附近的雪鏟掉以外,還可以灑一些貓砂來增加抓地力唷!

輪胎非常重要!

Snow tires
上圖為「雪胎」雪胎與一般街胎有許多不同的特性。

  • 輪胎膠質不同:

  • 基本上,不論是一般四季胎,夏季跑胎,性能胎,或者雪胎等,輪胎抓地力的性能表現,約在攝氏七度時,大家的表現都是差不多的,而這個「切換點」我們稱為「七度切換」。差別在於,一般街道用胎在低於七度的低溫之後,輪胎膠質會變得非常硬,而沒有辦法與地面產生良好的抓地性,煞車性能等等。相反的,雪胎因為輪胎膠質配方的特質,在低溫下,膠質反而會到達最佳的工作狀態而產生良好的抓地性。而當溫度升高超過攝氏七度後,一般四季胎,夏季胎等等,會隨著溫度的提升輪胎的膠質也會達到設計的工作溫度,產生應有的抓地性與煞車力。而這時候雪胎的胎膠反而會因為高溫,而產生不穩定的軟化,也沒有支撐性,開起來反而會很滑很危險。

  • 胎紋,胎塊設計不同
  • Project Smurf - Summer and Snow
    上圖左側為 Yokohama AD08 也上是我們所知道的夏季跑胎,右側則是雪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胎紋與胎塊設計的不同。雪胎的設計重要在於在雪地,雪水地面,髒雪地面(包含了雪,水,地面的泥沙等等雜質),還有應對冰面。而雪胎上的小細紋,都是讓雪胎在接觸地面時產生不規則的咬合面來增加抓地性與煞車力道,而胎塊深,胎溝寬,都是為了要快速排出水,雪,地面的泥沙等等,減少輪胎被雪覆蓋了而失去了抓地性。

    

100-0089_IMG.JPG
    像這樣,輪胎胎溝都被雪給填滿了,這樣的胎面就會產生像光頭胎一樣的效果,完全沒有辦法「咬入」雪面而一直空轉了。而這時候如果你一直踩著油門,只是會把輪胎燒掉,反而完全不會有任何幫助。

這裡有一段 馬牌輪胎的說明影片,可以讓大家更了解 四季胎與雪胎的差異性。

說到這裡,車友們一定會說,問題是台灣又不是常常下雪,為了難得的一場雪怎麼可能去找雪胎啦!所以,「雪鍊」變成了一種選擇。只是,在寒帶地區,雪鍊只用來應付「冰面」路況,而且都是短距離低速行駛。雪鍊只是一個暫時性的解決方案,而且並不是裝了「雪鍊」就無敵,可以隨便衝。

雪鍊使用的小知識

  • 選擇正確的雪鍊尺寸:雪鍊也是有分尺寸大小的,最好確定一下那一種雪鍊適合自己的輪胎。太大會容易鬆脫,太小反而會傷到自己的輪胎。而且,最好四輪都上就算你的車只是前驅或者後驅,這樣至少四輪的抓地性一致,操控上會比較好開一些。
  • 行駛中萬一有雪鍊鬆脫,要趕快慢慢停到路邊,把雪鏈上好。
  • 千萬不要超過 50km/hr ,就像我先前提到的「雪鍊」只是暫時性的一種輔助,不是用來讓你大腳噴山,或者長途行駛的。上了雪鍊,車速超過 50km/hr 不僅很傷輪胎,也非常的危險!尤其是,千萬不要讓輪胎空轉,空轉容易造成雪鍊鬆脫而產生危險。




除了上了雪鏈外,雪地上的開車還是有一些眉眉角角要注意的唷!


雪地開車的小技巧

  • 油門,煞車都要輕輕柔柔的踩:雪地上開車非常忌諱大腳油門與重踩煞車。所以,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開車方式與習慣。
  • 雪地上開車請打開車頭燈,禁用遠燈!雪地會有一定的反光效果,所以在使用燈具時要非常注意。而雪地上開著車燈開車用意在於增加別人對你的識別度,所以行前一定要確定你的車燈都是正常運作的!
  • 加倍的行車安全距離:盡量與前車保持更長的安全距離,因為雪地上煞車距離都會增加許多,如果你不確定的話,當然就是離遠一點比較好。而且離遠一點,你可以看到前方路況的視野也比較好,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充裕的反應時間。
  • 儘量減少煞車的使用,如果前方有車況,先想看看是否可以直接繞道避開,不要第一時間就踩煞車。尤其在雪地上,突然的煞車所產生的荷重轉移很容易讓輪胎失去抓地力,尤其是使用雪鍊的情況下,突然的煞車不但不會停下來,還反而直直往前衝。而且在雪地上,持續而緩慢地滾動中反而是比較容易控制車子的轉向與行進。所以遇到車況,先想辦法繞過去,萬一真的不行,要在「直線」上緩緩且持續性的煞車(切記,不要一次踩死煞車)。
  • 爬坡時,千萬不要想要大腳油門。大腳油門只會造成輪胎的空轉,對於實際的行進不會有太大幫助,加上大腳而產生空轉的話,容易造成輪胎過熱而產生負面影響。另外,爬坡時,一旦開始爬坡就不要任意的停下來又爬。上坡處停止後,要再往上爬很容易造成打滑或空轉的狀況,嚴重一點還會直接往下倒退滑動。所以要爬坡的話,緩緩地踩油門,一旦車輛開始往前行之後,順順的帶著車身動態前進,藉由油門的控制來控制車速的快慢,而不是完全依賴煞車來減速。
  • 「雪地模式」不是「無敵星星模式」!雪地模式通常只是單純的二檔起步模式,比較厲害一點的系統會讓油門變得比較鈍一些,這樣比較有利於雪地上正常的行駛。所以,不要天真的以為開了這個模式你就無敵了~ 煞車煞不住的時候,再多的模式都沒有用了~


  • 視野要看得更遠,看得更廣!隨時注意自己周遭的狀況!防禦性開車方式在雪地上更顯重要,因為雪地上的狀況非常多,就算你知道怎麼駕馭,不見得其他人知道怎麼開。所以,隨時注意周圍狀況,一有狀況就要想辦法閃避,真的沒辦法閃的話,也要想辦法讓傷害降低。*而這部分真的就是要靠經驗了~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都不要遇到狀況*

  • 五個雪地上駕駛常見的錯誤

    • 四驅不是無敵!
    • 四驅系統在雪地上確實是能幫助你在一些狀況下脫困,但是,這不代表四驅系統就會有比較多的「抓地性」,抓地性包含了「煞車力」。四驅跟其他前驅,後驅車一樣,都是四條輪胎接觸地面。管你有多少馬力,有多強的四驅系統,四條輪胎煞車的時候煞不住就是煞不住!

    • 沒做好準備
    • 雪地是相當嚴苛的駕駛環境,輪胎的胎紋深度是否足夠?就決定了你是不是準備「刁車」。另外,上面提到的一些準備裝備也是很重要的!喔,順道一提,萬一真的怕卡在雪地上動彈不得,準備一把鏟子,一包「貓砂」是不錯的雪地脫困裝備唷!

    • 跟車太近
    • 絕大多數沒有雪地開車經驗的人,都會跟車跟太近。尤其是在台灣開車開久了,大家都沒有良好的習慣保持「安全距離」。雪地上的煞車距離常常會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尤其在緊急狀況下,那更是等你嚇到都已經太晚了。所以,雪地上開車「安全距離」要拉很遠比較理想。

    • 大腳煞車
    • 就像上面提到的,雪地上的輪胎抓地性很低,突然的大腳煞車往往不但沒有達到煞車的效果,反而會增加更多的煞車距離。而絕大多數的車現在都有搭配 ABS 裝置,你會發現雪地上輕輕踩煞車 ABS 就會一直跳出來,這時候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放鬆煞車力道,反而要持續保持一定的力道。簡單的說,我會建議如果還沒習慣的話,找個空曠的停車場,先試一下自己的煞車,習慣一下自己愛車在雪地上的煞車力道,這樣你開起來也會比較知道該怎麼準備了。

    • 開太快
    • 在雪地這種抓地力低的環境下開車,車速太快,不僅煞車煞不住以外,還很有可能因為車速過快,打轉起來的速度跟亂飛的狀態都會加倍,所以雪地上萬一失控,通常下場都不太妙。所以,雪地上開車,放慢車速為上!

    說到這裡,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開開心心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記得,雪地上開車要輕輕柔柔的來,緩緩慢慢地動,順順悄悄地停,開開心心的賞雪!
    DSC00649.jpg
    雪景真的是頗美的~